
趁勞動節假期,看了“我要成名”。除了因為劉青雲憑此片奪的最佳男主角外,亦因最近對 “成名”這題目有體會。
片中劉青雲飾演的潘嘉輝很早在電影圈成名,但卻因為不懂人情世故,經常批評別人演技不濟,因此得罪人多,稱呼人少,不但沒有電影商找他開戲,甚至電視台也嫌棄他。直至遇上一個對演戲非常著迷的內地少女霍曉菲,由於她的執著,令潘嘉輝在成為她演技師傅的同時,亦令自己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。片中有一些我認為頗枝節的感情戲 (如果霍曉菲不愛上潘嘉輝,潘嘉輝又是否能尋回自己呢?),橋斷亦不是很有新意,但對於此時的我,又真是有點發人心省。
要成名,是否要無所不用其技?好像潘嘉輝,他不屑年輕的演員演技不濟,結果只遭到其他人的排斥;而霍曉菲,要拍脫戲才能上位;究竟他們是要成名,還是忠於自己的藝術事業?是否應等待成名,才忠於自我?還是相反?很複雜的問題,無他,世界本來就複雜。我很喜歡片中梁嘉輝對 “潘家輝”說的話 :「只要用心做,別人一定看得到你。」雖然這不是定律,但這是我很堅信的一句話。忠於自我,用心去做,即使不是獲得大成功,也對得起自己。
很愛導演許鞍華在片中客串的一角,很可愛!很遺憾在我進入城大前許導演已離開了我們的學系,如果有她任教相信一定很有趣!至於演員方面,劉青雲好像在做自己一樣,沒有太大難度,但很真實,相信這亦是他成功的因素。新人霍思燕也不差,但通常演員要找人配音,就會很失真。此片有很多導演及演員客串,令人有驚喜!是值得一看的港產片。
(本篇原載於Viola's music time May, 1, 2007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